|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資訊 |
如何解決槽形混合機在生產過程中出現漏料的問題? |
發布日期:2013/8/20 10:16:06 |
|
槽形混合機在生產過程中有時候出現出現大面積漏料的現象,漏至地面上的混合料,嚴重影響周圍的環境。槽形混合機進料端的三通漏斗上焊有一圈密封板,它與槽形混合機進料口之間的密封皮帶存在間隙,****間隙超過了50mm,將此間隙修整到5mm左右。運行一段時間后,由于混合料的磨損,此間隙又會增大,每次停機檢修時,及時更換或焊補密封板,保證間隙在5mm左右。此項改進,對減少漏料量十分有效。 如何應對這樣的狀況呢?可以通過下面的3個方法對槽型混合機進行改進: 根據槽形混合機進料端三通漏斗的空間位置,在其下方安裝一個溜槽,將進料端漏出來的混合料經溜槽導入三通漏斗,再通過新加的650mm皮帶機轉運至二次混合機,將漏出來的混合料重新運至燒結機上。 1、加裝溜槽 溜槽固定在三通漏斗的鋼結構支架上。一端在槽形混合機進料端新焊接的引料口下方,增加引料口的目的,就是為了將漏出來的混合料引進新增的溜槽中,從而避免漏進輪胎底座加速輪胎的磨損。另一端雖與三通漏斗相通,但考慮到三通漏斗的位置與新增的皮帶機相距較遠,混合料不能順利地流入新增的皮帶機,故根據現場空間位置在新增的溜槽下又設計了一個小溜槽,同時把一混平臺鑿開一個400mm×400mm的方孔,安裝一個漏斗,將漏出來的混合料引至新增的皮帶機上。 2、新增皮帶機 因槽形混合機下方新增的1、2號皮帶機長度不同,其兩個三通漏斗的位置相錯約2m,因此新增皮帶機的中心線,只好與這兩個三通漏斗的中心連線平行布置。皮帶機主、從動滾筒中心距為8.3m、電動滾筒功率3kW、帶速1.25m/s、皮帶寬度650mm。 3、.改進加水管 經過數月的觀察發現,槽形混合機筒體內的粘料厚度與加水管的加水點位置及加水量有關。在加水點周圍粘料厚度較小,而沒有加水點的周圍粘料厚度大,填充率嚴重超標,北側因能加足水,粘料厚度相對較小。 另外,在工藝操作上,要求燒結配料下做好白灰的消化工作,要加足水,使白灰在消化器中充分消化成糊狀。經觀察,槽形混合機除進料口周圍,外筒體粘料厚度沿混合機長度方向分布均勻,且厚度≤l00mm,這說明混合機內南端加水點和加水量對粘料厚度影響較大。 研究上述情況后,將原加水管加長,使整個筒體內沿長度方向上均能布置加水點。同時,新增設一根加水管,解決混合機南端加水不足的問題。混合料進入槽形混合機筒體時就可以加水,使整個混合機長度方向上加水均勻,粘料現象大為減輕。 經過改進后,近兩年的使用證明,槽形混合機運轉穩定,混合效果得到改善,進料端漏料現象大大減少。 |
1、耙式真空干燥機的功能介紹簡單來說,真空耙式干燥機他的構成是比較簡單的,因此我們操作起來也很方便,這樣一來我們作業的周期也比較短,用過真空耙式干燥機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他的性能是比較穩定的,所以我們可以放心的來進行操作,他對能量的損耗也比較少,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看看他的密封性。他還可以很好的減少物料的損一系列四十兩個干燥兩種木種運行和木材正方形兩個橫截面尺寸是在一個實驗室射頻/真空(射頻/ V)的干燥器中進行。實驗溫度,壓力和水分含量水平的空間和時間的函數給出。結果表明,西部紅雪松和西部鐵杉可分別干燥至15%的終水分含量在24和32小時。 干燥試樣的質量-詳細的分析顯示不存在內部應力干燥,內耙式真空干燥機的設計及性能預測能力方面的持續改進和發展保證了耙式真空干燥機作為主要的污染物控制設備這一條上在許多工業應用過程被大量使用。就操作的方便及可靠性而言,在許多的情況下,高集塵效率的耙式真空干燥機大大地優于那些高效率類型的集塵器,如濕式除塵器、布袋集塵器、或靜電集塵器,主要的工業應用種類為:真空冷凍干燥機是脫水的先進方法,其過程花費的純化真空條件下冰晶體的原理,其中在冷凍品的冰形式可以直接冷凍干燥成蒸汽而不事先熔化的優點,從而產品干燥。 JZG系列冷凍真空干燥機的原理是基于這樣的物理事實。在產品中的冰被直接轉換成水蒸氣(不通過“流體狀態”傳遞),如果環境水耙式真空干燥機就是干燥物料中的自由水,自由水的存在形式可分為間隙水、表面水、毛細水和包裹水。在干燥過程中,一是熱源將熱能傳輸給物料,使其升溫和使濕分汽化;二是汽化的濕分蒸汽向干燥室空間遷移,使濕分蒸汽脫離物料表面且排出干燥室;三是物料內部的濕分以液態向物料表面遷移,以便于在表面發生汽化。耙式真空干燥
|
相關資訊 |
|
相關產品 |
|
|
>>> 返回 |
|
|